期刊简介
1998年5月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主办。本刊是我国惟一的胃肠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为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胃肠外科领域的学术动态,促进胃肠外科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本刊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胃肠外科、普通外科及相关专业的临床、科研、教学的高、中级医师。设置的栏目有述评、专家笔谈、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告、术式交流、MDT病例讨论、诊治指南、讲座、综述及医学信息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出版部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027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30/R
邮发代号: 46-1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国际刊号:1671-0274
- 国内刊号:44-1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P53和Ki鄄67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检测对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P53、Ki-67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检测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行SOX方案(奥沙利铂加替吉奥)新辅助化疗的72例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化疗前的活检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新辅助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疾病稳定加疾病进展)。用免疫组织......
作者:李守淼;李军扩;刘志强;张志忠;张伟;杨海军;李保中 刊期: 2015- 09
-
不同人种食管切除术后残余食管黏膜反流性损伤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患者与加拿大患者在相似的胃食管反流情况下行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残余食管黏膜损伤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分别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学中心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后的加拿大高加索人群及中国汉族人群,并按照完全相同的手术方式进行1∶1配对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反流情况,评估两组内镜下食管黏膜损伤程度(MUSE分级标准),并进行病理检测及食管上皮......
作者:袁勇;Duranceau Andre;陈龙奇;胡杨;赵雍凡 刊期: 2015- 09
-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和雷帕霉素靶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E)与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的148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应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eIF4E与mTO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本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鲁建军;潘游;雷艺炎;顾勇;钟佛添 刊期: 2015- 09
-
未侵及纤维膜的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局部侵犯未达纤维膜的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危险因素,从而为食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肿瘤未侵及纤维膜的48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部位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对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32.0%(155/484),其中胸上段、胸中段和胸下......
作者:张默言;臧若川;雷文东;薛奇;高树庚 刊期: 2015- 09
-
食管胸中段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不同T分期食管胸中段鳞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于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性手术(Mckeown术式)及三野淋巴结清扫的胸中段食管鳞癌7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不同T分期肿瘤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通过效能指数(EI,为每组淋巴结的转移率与该组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乘积,分值为0~100)评估清扫各组淋......
作者:王镇;柳硕岩 刊期: 2015- 09
-
T1b期食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评价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在T1b期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相对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胸科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连续性收治的168例T1b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胸腔镜行食管切除,腹腔镜腹腔操作或开放腹腔操作游离胃,行颈部食管胃吻合)69例和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手术)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
作者:郝曙光;李志刚;方文涛;茅腾;赵珩;仲晨曦 刊期: 2015- 09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行食管胃结合部胃肠间质瘤切除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行食管胃结合部胃肠间质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04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42例食管胃结合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开腹手术20例(开腹组),腹腔镜手术22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一致性良好。在短期疗效方面,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术后进食......
作者:王超;高志冬;申占龙;梁斌;姜可伟;沈凯;谢启伟;王杉;叶颖江 刊期: 2015- 09
-
术后30天病死率低估了食管癌手术风险
目的:分别对以术后30d死亡和术后90d死亡计算的食管癌手术病死率在食管外科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估。方法以2000—2012年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单一手术组完成的954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食管癌前瞻性数据库中提取术后30d死亡和术后30~90d死亡的病例,分别以术后30d死亡和术后90d死亡计算病死率,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术后30d死亡11例,30d病死率为1.1%(11/954);......
作者:黄川;杨永波;闫万璞;戴亮;康晓征;陈克能 刊期: 2015- 09
-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联合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大面积非表浅平坦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癌前病变疗效初探
目的:探讨内镜下联合应用射频消融系统(RFA)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范围广泛的非表浅平坦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于2010年1月对经活检病理确诊的2例鳞状细胞癌、1例鳞状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MGIN)和1例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HGIN)患者予以内镜下RFA术联合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总结分析术中、术后和随访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顺利完......
作者:张月明;Jacques JGHM Bergman;薛丽燕;贺舜;吕宁;David E Fleischer;Bas Weusten;Sanford M Dawsey;窦利州;王贵齐 刊期: 2015- 09
动态资讯
- 1 胃肠道肿瘤术中缝合技巧探讨
- 2 结肠中血管根部切断在右侧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价值
- 3 先断阴道后处理子宫旁组织联合骶前间隙入路行保留肛门的后盆腔脏器切除临床疗效
- 4 青年人与中老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对照研究
- 5 胃癌D2淋巴结清扫技术要点与实施
- 6 胃癌根治术前后患者外周血Big内皮素1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 7 对当前结直肠术后吻合口漏研究的思考
- 8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六家系临床分析
- 9 化疗和放疗对可切除性胃癌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10 近端1/3胃癌的特点与临床结果
- 11 小肠血管瘤的螺旋CT诊断
- 12 胃癌肝转移的化疗和靶向治疗
- 13 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法选择与评价
-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936C/T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腺瘤易感性的关系
- 15 炎性肠病手术时机的选择
- 16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并发症分析
- 17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短肠大鼠残留小肠代偿的影响
- 18 171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
- 19 胃癌患者体质指数对术后结局的影响
- 20 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