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8年5月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主办。本刊是我国惟一的胃肠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为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胃肠外科领域的学术动态,促进胃肠外科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本刊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胃肠外科、普通外科及相关专业的临床、科研、教学的高、中级医师。设置的栏目有述评、专家笔谈、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告、术式交流、MDT病例讨论、诊治指南、讲座、综述及医学信息等。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
- 国际刊号:1671-0274
- 国内刊号:44-15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影像学诊断技术在便秘诊断中的应用
刘宝华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技术, 便秘诊断, 排粪造影术, 出口梗阻型便秘, 直肠脱垂, 造影技术, 慢性功能性便秘, 慢传输型便秘, 应用和发展, 进一步发展, 混合型便秘, 造影检查, 排粪障碍, 力学特点, 结肠, 技术运用, 传输试验, 内容物, 阴道, 形态
摘要:目前,根据结肠动力学特点将慢性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1-6].便秘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排粪造影、动态MRI和结肠传输试验.一、排粪造影技术在便秘诊断中的应用1.排粪造影术(defecography):该技术可了解肛管及直肠的形态[7-9].1952年,Wallden[10]通过直肠、小肠和阴道造影检查发现直肠生殖膈加深,内容物压迫直肠造成排粪障碍.1968年,Broden等[11]将电影摄像技术运用于直肠脱垂,使之进一步发展并命名为排粪造影.直到Mahieu等[12](1984年)和Ekberg等[13](1985年)相继发表文章进行系统报道,该技术才得以更为广泛地应用和发展.目前,排粪造影技术已成为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基本和主要的方法[6,14-16].
友情链接